中新网西安11月17日电 (记者 阿琳娜)陕西社会科学界2025年主场学术活动“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”学术研讨会15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。
图为学术研讨会现场。陕西师范大学“一带一路”文化研究院供图
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袁一芳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依托“一带一路”文化遗产与国情数智化实验室等平台,在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新方面所作贡献。他表示,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刻改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,实验室已成为促进学科交叉、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,本次会议将为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陕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高红霞表示,本次研讨会聚焦实验室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,契合当前社科发展的前沿方向与现实需求。省社科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支持跨学科、跨机构协同创新,共同促进陕西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。
陕西师范大学“一带一路”文化研究院院长甘晖在视频致辞中说,在当前研究方法深刻变革、学科边界不断融合的时代背景下,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兴起,是技术驱动的必然,也是研究范式从“书斋型”走向“循证型”、从“阐释型”走向“建构型”的重要载体。
在主旨报告环节,专家们分别围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、三维测绘技术进展及在文物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、数字敦煌建设、丝路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主题进行了分享。在平行论坛环节,参会人员围绕“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革”“数字人文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”等议题分组展开了学术交流。
研讨会期间,由陕西师范大学“一带一路”文化研究院和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联合策划的“以史为鉴共创未来——二战中的中亚图片展”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展出。(完)
热门评论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“漠南盐池”蝶变“生态名片”:察汗淖尔湿地“颜值”飙升32048
- 2外媒:出庭前最后一晚,特朗普可能在这里度过26909
- 3创造机遇 增进福祉(新时代中非合作)25933
- 4记者探访一线移民管理警察——忠诚坚守国门 贴心服务群众20465
- 5“漠南盐池”蝶变“生态名片”:察汗淖尔湿地“颜值”飙升19748
- 6俄乌局势进展:俄防长就军队武器供应召开会议 泽连斯基与马克龙通话17287
- 7广西与新加坡力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产业合作14523
- 8话剧版《人世间》第60场中国巡演落地哈尔滨13011
- 9中国水稻“一种多收”进展如何?种稻会“一劳永逸”吗?12074
- 10首届“香港流行文化节”将举办约20项活动12045






